- 诗句
- 旧族知名士
- 拼音
- jiù zú zhī míng shì
- 平仄
- 仄仄平平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
- 下一句
- 朱衣宰楚城
「旧族知名士」出自:《送刘山阳》
旧族知名士,朱衣宰楚城。所嗟吾道薄,岂是主恩轻。
战鼓何时息,儒冠独自行。此心多感激,相送若为情。
战鼓何时息,儒冠独自行。此心多感激,相送若为情。
「旧族知名士」作者: 北朝乐府
「旧族知名士」辞典释义
◎ 旧的意思
【未集下 • 臼】旧·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
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時音氏。【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叶上里。又叶巨寄切,音忌。【韋成詩】天子我監,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我舊。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則忌亦正音,非叶音。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漢·敘傳】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 族的意思
【卯集下 • 方】族·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古文〕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又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註】高祖至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又【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又【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及父母妻子,言濫。又【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又【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註】族,家也。又【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註】族,叢生。【疏】木叢生者爲灌。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註】交錯聚結爲族。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又千切,音凑。與蔟同。【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又【集韻】【正韻】則切,音奏。樂變也。【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又【集韻】【類篇】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知的意思
【午集中 • 矢】知·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名士的意思
⒈ 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
引《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郑玄 注:“名士,不仕者。”
孔颖达 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絶,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⒉ 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
引《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元 虞集 《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闕下諫书谁第一? 济南 名士旧无双。”⒊ 泛指知名人士。
引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
⒋ 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参见“名士风流”。
引《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
瞿秋白 《<乱弹>代序》:“固然, 乾 嘉 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 郑板桥 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⒌ 指刑名之士。
引《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 用 咎犯,而 齐 用 王子,吴 用 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
总述:诗句旧族知名士出自《送刘山阳》。作者是唐朝诗人徐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