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春楼处子倾城
- 拼音
- chūn lóu chǔ zǐ qīng chéng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八庚
- 下一句
- 金陵狎客多情
「春楼处子倾城」出自:《六言三首》
罗袜绣被逢迎。华山梧桐相覆,蛮江豆蔻连生。
幽欢不尽告别,秋河怅望平明。
一灯前雨落夜,三月尽草青时。半寒半暖正好,
花开花谢相思。惆怅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
红袖不干谁会,揉损联娟澹眉。
此间青草更远,不唯空绕汀洲。那里朝日才出,
还应先照西楼。忆泪因成恨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春楼处子倾城」作者: 韩偓
「春楼处子倾城」辞典释义
◎ 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春·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楼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楼·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又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又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又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又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又【爾雅·釋詁】樓,聚也。又【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又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又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又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处子的意思
⒈ 犹处士。参见“处士”。
引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恭谦以为不肖,抗扬以为不德,此处子之覊薄,贫贱之苦酷也。”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且 薛方、逢萌,备外臣之礼; 虞仲、夷逸,终处子之业。”⒉ 犹处女。参见“处女”。
引《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我 范介夫,在学中做秀才,就如在闺中做处子,兢兢业业,砥礪廉隅。”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这位貌若处子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倾城的意思
⒈ 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引《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玄 笺:“城,犹国也。”
孔颖达 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
《北史·后妃传论》:“灵后 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⒉ 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引晋 陶潜 《闲情赋》:“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子楚 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艷丽倾城。”⒊ 形容花色绝美。参见“倾国倾城”。
引明 刘基 《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
⒋ 指美女。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倾城迷 下蔡,容好结中肠。”
宋 苏轼 《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家门》:“三载羈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 吴 讎。”⒌ 全城,满城。
引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
唐 杜甫 《高都护驄马行》:“长安 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叶圣陶 《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
总述:诗句春楼处子倾城出自《六言三首》。作者是唐朝诗人韩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