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旋闻受降日

诗句
旋闻受降日
拼音
 xuán wén shòu xiáng rì
平仄
仄平仄仄仄
韵脚
入声四质
上一句
铭功不让班
下一句
歌舞入萧关

「旋闻受降日」出自:《送朔方何侍郎》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旋闻受降日」作者: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

「旋闻受降日」辞典释义

◎ 旋的意思

【卯集下 • 方】旋·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正韻】旬緣切,音璿。【說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註】徐鍇曰:人足隨旌旗以周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以與君周旋。【註】相追逐也。
【易·履卦】其旋元吉。【疏】旋,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註】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註】旋,小便也。
【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註】旋,圓也。蓋,過也。
與璇同。【前漢·律歷志】佐助旋璣。
【廣韻】辭戀切【集韻】【韻會】【正韻】隨戀切,音㳬。遶也。
通作還。【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釋文】還,本亦作旋。
【韻補】叶松倫切【李尤德陽殿賦】上䗶蟠其無際兮,狀行回以周旋。開三階而參會兮,錯金銀於兩楹。

◎ 闻的意思

【未集中 • 耳】闻·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䎽䎹【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于天。【書·呂】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 受降的意思

⒈  接受敌人投降。

《后汉书·朱祐传》:“大司马 吴汉 劾奏 祐 废詔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山 东群盗散,闕下受降频。”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岂比夸受降,甲齐 熊耳 积。”

⒉  见“受降城”。

⒊  投降。

《水浒传》第七九回:“存保 大叫:‘泼贼,你走那里去!快下马来受降,饶你命!’”

◎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总述:诗句旋闻受降日出自《送朔方何侍郎》。作者是唐朝诗人宋之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