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寻常经岁睽佳景

诗句
寻常经岁睽佳景
拼音
 xún cháng jīng suì kuí jiā jǐng
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二十三梗
上一句
又见冰轮浮桂影
下一句
阅月那知还赏咏

「寻常经岁睽佳景」出自:《玉楼春(次中秋闰月表舅晁仲如韵)》

今秋仲月逢余闰。月姊重来风露静。未劳玉斧整蟾宫,又见冰轮浮桂影。
寻常经岁睽佳景。阅月那知还赏咏。庾楼江阔碧天高,遥想飞觞清夜永。

「寻常经岁睽佳景」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寻常经岁睽佳景」辞典释义

◎ 寻常的意思

⒈  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 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 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
《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 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⒉  比喻长或多。

《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
《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釐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⒊  平常;普通。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 雄 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⒋  经常;平时。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 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
《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 经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经·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古文〕坕【唐韻】【廣韻】古靈切【集韻】【韻會】【正韻】堅靈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 岁的意思

【辰集下 • 止】岁·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 睽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睽·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9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奎。【說文】目不相視也。【玉篇】目少精也。【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易·序卦】睽者,乖也。【雜卦】睽,外也。
【集韻】涓畦切,音圭。義同。
【廣韻】異也。【唐書·柳宗元傳】睽焉而鬭。【宋史·沈起傳】內自睽疑。
張目貌。【韓愈·鄆州谿堂詩】萬目睽睽。
楚邑名。【左傳·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集韻】其季切,音悸。睽睢張目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顄顤顟而睽睢。○按《說文》本作睽。《舉要》別作,非。《正韻牋》睽孤之睽从目,睽違之睽从日,聾睽之睽从耳。俗溷用,非。《㴑原》又以暌卽睽之譌,亦非。

◎ 佳景的意思

⒈  美景;胜景。

唐 元稹 《寄乐天》诗:“老逢佳景惟惆悵,两地各伤何限神。”
宋 柳永 《法曲献仙音》词:“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总述:诗句寻常经岁睽佳景出自《玉楼春(次中秋闰月表舅晁仲如韵)》。作者是宋朝诗人侯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