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处子窈窕王所妃

诗句
处子窈窕王所妃
拼音
 chǔ zǐ yǎo tiǎo wáng suǒ fēi
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
上平五微、去声十一队
上一句
彩雉野伏朝扇翚
下一句
苟有令德隐不腓

「处子窈窕王所妃」出自:《送区弘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爰有区子荧荧晖,
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服役不辱言不讥,
从我荆州来京畿。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腾蹋众骏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与绯。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朝暮盘羞恻庭闱,
幽房无人感伊威。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处子窈窕王所妃
苟有令德隐不腓。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业成志树来颀颀,
我当为子言天扉。

「处子窈窕王所妃」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处子窈窕王所妃」辞典释义

◎ 处子的意思

⒈  犹处士。参见“处士”。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恭谦以为不肖,抗扬以为不德,此处子之覊薄,贫贱之苦酷也。”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且 薛方、逢萌,备外臣之礼; 虞仲、夷逸,终处子之业。”

⒉  犹处女。参见“处女”。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我 范介夫,在学中做秀才,就如在闺中做处子,兢兢业业,砥礪廉隅。”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这位貌若处子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 窈窕的意思

⒈  亦作“窈窱”。

⒉  娴静貌;美好貌。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窈窕,幽閒也。”
《汉书·王莽传上》:“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
颜师古 注:“窈窕,幽闲也。”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蜃沉海底气昇霏,彩雉野伏朝扇翬,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郭沫若 《女神·梅花树下醉歌》诗:“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

⒊  妖冶貌。

秦 李斯 《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李贤 注:“窈窕,妖冶之貌也。”

⒋  指美女。

汉 蔡邕 《青衣赋》:“金生沙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
宋 梅尧臣 《邃隐堂》诗:“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额。”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寰区万里,徧徵求窈窕,谁堪领袖嬪嬙?”

⒌  喻指才子。

清 姚鼐 《吊朱二亭》诗:“往昔 朱子潁,豪才起 燕 赵,向我道君才,五言几 谢朓 ……丙申至 江都,遂得访窈窱。”

⒍  深远貌;秘奥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萍沙 见报於白兔, 释氏 受灭於昔鱼,以示报应之势,皆其窈窕精深,迂而不昧矣。”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纷广庭之靃靡,隐重廊之窈窱。”
唐 沉亚之 《送杜憓序》:“溶 出诗吟,至夕过百篇,而窈窕之思杂发。”

◎ 王的意思

【午集上 • 玉】王·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 所的意思

【卯集中 • 户】所·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 妃的意思

【丑集下 • 女】妃·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廣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霏。【說文】匹也。【總要】女與已身儔也。古御之貴,次于后者曰妃。【禮·檀弓】舜葬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太子之嫡室亦曰妃。
天妃,水神。【司馬光曰】水隂類,其神當爲女子。
湘妃,竹名。其斑如淚痕,出古辢者佳,出陶虛山中次之。見【竹譜】。
【集韻】盈之切,音怡。與姬同。衆妾總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滂佩切,音配。【禮·曲禮】天子之妃曰后。【註】妃,配也。【衛風·氓詩序】喪其妃耦。【前漢·呂后紀】高祖微時妃。與配同。或作。別作婜。
與婓通。詳婓字註。

总述:诗句处子窈窕王所妃出自《送区弘南归》。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