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容好结中肠

诗句
容好结中肠
拼音
 róng hǎo jié zhōng cháng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七阳
上一句
倾城迷下蔡
下一句
感激生忧思

「容好结中肠」出自:《咏怀(二妃游江滨)》

【咏怀】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容好结中肠」作者: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与嵇康、山涛等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因为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阮步兵。《晋书·阮籍传》云:「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

「容好结中肠」辞典释义

◎ 容好的意思

⒈  貌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四:“倾城迷 下蔡,容好结中肠。”

◎ 结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结·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 中的意思

【子集上 • 丨】中·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詩·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頻。【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 肠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肠·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9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总述:诗句容好结中肠出自《咏怀(二妃游江滨)》。作者是魏晋诗人阮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