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一月薰手足
- 拼音
- yī yuè xūn shǒu zú
- 平仄
- 仄仄平仄仄
- 韵脚
- 入声二沃、去声七遇
- 上一句
- 右接莲子塘
- 下一句
- 两月薰衣裳
「一月薰手足」出自:《种兰》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一月薰手足」作者: 陈陶
「一月薰手足」辞典释义
◎ 一月的意思
⒈ 一年的第一月。
引《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
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称 楚 曰 荆 ;其名曰 政,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⒉ 一个月。
引《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
《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指之间,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餘。”⒊ 第一个月。
引《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陈陶 《种兰》诗:“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薰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薰·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又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又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又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又【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又許運切,音訓。義同。◎ 手足的意思
⒈ 手和足。
引《淮南子·兵略训》:“凡此五官之於将也,犹身之有股肱手足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二头,四手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肩推黄棘之门墙,韁锁情怀,桎梏手足以取辱焉。”⒉ 比喻整体的分支。谓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引《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县令,陛下之手足。未有无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
郭小川 《青松歌》:“咱们 小兴安岭 的人啊,与青松亲如手足!”⒊ 喻兄弟。
引汉 焦赣 《易林·益之蒙》:“饮酒醉酣,跳起争鬭,手足纷拏,伯伤仲僵。”
宋 王禹偁 《拟追封建成元吉为巢王息王制》:“顷念宗祧之重,致忘手足之情。”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
总述:诗句一月薰手足出自《种兰》。作者是唐朝诗人陈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