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泛舸贪斜月

诗句
泛舸贪斜月
拼音
 fàn gě tān xié yuè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六月
上一句
怯见后生才
下一句
浮桡值早梅

「泛舸贪斜月」出自:《送薛仲方归扬州》

佳句应无敌,贞心不有猜。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
泛舸贪斜月,浮桡值早梅。绿杨新过雨,芳草待君来。

「泛舸贪斜月」作者: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

「泛舸贪斜月」辞典释义

◎ 泛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泛·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汎。【說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
【廣韻】房法切【韻會】扶法切,音乏。泛,聲微小貌。

◎ 舸的意思

【未集下 • 舟】舸·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古我切【韻會】賈我切,音哿。【說文】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古今注】孫權時名舸爲赤馬,言如馬之走陸也。【左思·蜀都賦】弘舸連舳。【註】大船曰舸。
【集韻】【韻會】居何切,音歌。義同。

◎ 贪的意思

【酉集中 • 貝】贪·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說文】欲物也。【釋名】貪,探也。探入他分也。【詩·大雅】貪人敗類。【禮·禮運】用人之仁,去其貪。【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王逸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集韻】他紺切,音探。義同。

◎ 斜的意思

【卯集下 • 斗】斜·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
【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直加切,音秅。義同。

◎ 月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月·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
【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总述:诗句泛舸贪斜月出自《送薛仲方归扬州》。作者是唐朝诗人崔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