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孰云久闲旷

诗句
孰云久闲旷
拼音
 shú yún jiǔ xián kuàng
平仄
仄平仄平仄
韵脚
去声二十三漾
上一句
鸟雀投吾庐
下一句
本自保知寡

「孰云久闲旷」出自:《苦雪四首》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赖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濛濛洒平陆,淅沥至幽居。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
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孰云久闲旷」作者: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

「孰云久闲旷」辞典释义

◎ 孰的意思

【寅集上 • 子】孰·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唐韻】殊六切【集韻】【韻會】【正韻】神六切,音淑。【說文】食飪也。本作,隸作孰。生之反也。【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
歲稔也。【禮·樂記】德盛而敎尊,五穀時孰。【前漢·食貨志】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一,使民食足。互見火部熟字註。
【爾雅·釋訓】孰,誰也。【楚辭·天問】圓則九重,孰營度之。【莊子·天運篇】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史記·藺相如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正韻】何也。【論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正字通】審也。【漢武策賢良制】其孰之復之。○按《說文》生孰字本但作孰,後人加火,以別生熟之熟,而孰但爲誰孰字矣。

◎ 云的意思

【子集上 • 二】云·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 久的意思

【子集上 • 丿】久·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 闲旷的意思

⒈  亦作“闲旷”。

⒉  安静空阔。

《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
《南齐书·萧惠基传》:“初, 思话 先於 曲阿 起宅,有闲旷之致。”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都中燕客者,曰馆曰堂,皆肆也。观优者集焉。乐閒旷,避烦暑,惟江亭为宜。”

⒊  指空阔而无人使用(的地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巩华城》:“巩华城 有分守公署一所,奠靖所一所,营房五百间,并 嘉靖 十九年增建。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第綦阔,皆置閒旷;公仅居其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奕山 之以 黑龙江 外五千餘里,借称閒旷,不候諭旨,拱手授人,此尤寸磔不容蔽辜。”

⒋  悠闲放达。

《南史·萧子云传》:“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顷年 西湖 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随大小皆立嘉名,如汎星槎、凌风舸、雪篷、烟艇,扁额不一,夷犹閒旷,可想一时风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高叔嗣》:“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⒌  清闲无事。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贺。淹滞乐閒旷,勤苦劝慵惰。”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及往时著述有未备者,皆得缀缉之。”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若不在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閒旷?”

总述:诗句孰云久闲旷出自《苦雪四首》。作者是唐朝诗人高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