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勤苦劝慵惰
- 拼音
- qín kǔ quàn yōng duò
- 平仄
- 平仄仄平仄
- 韵脚
- 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
- 上一句
- 淹滞乐闲旷
- 下一句
- 为余扫尘阶
「勤苦劝慵惰」出自:《合江亭》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勤苦劝慵惰」作者: 韩愈
「勤苦劝慵惰」辞典释义
◎ 勤苦的意思
⒈ 勤劳刻苦。
引《墨子·兼爱下》:“今岁有癘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
唐 杜甫 《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宋 陆游 《赠西山老人》诗:“勤苦供租税,清贫遗子孙。”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工厂里也是很勤苦的,因为要不这样便有失业的危险。”◎ 劝的意思
【子集下 • 力】劝·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7
【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勉也。从力,雚聲。【廣韻】獎勉也,助也,敎也。【書·禹謨】勸之以九歌,俾勿壞。
又悅從也。【論語】舉善而敎,不能則勸。又【戰國策】荆王大悅,許救甚勸。【註】勸猶力也。【集韻】或作勌。◎ 慵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慵·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蜀容切【集韻】【韻會】常容切,音鱅。【說文】懶也。从心庸聲。
◎ 惰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惰·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杜果切,音垜。《說文》不敬也。本作憜,从心隋聲。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禮·曲禮》臨祭不惰。《註》爲無神也。《左傳·成十三年》今成子惰。《註》惰則失中和之氣。
又《正韻》吐火切,音妥。義同。又《廣韻》《集韻》《韻會》徒臥切《正韻》杜臥切,音䝐。懈也,怠也。《增韻》不恭也。《書·益稷》股肱惰哉。《註》懈怠緩,慢也。《左傳·僖十一年》受玉惰。《正義》執玉,替其質也。《禮·玉藻》惰游之士。《註》惰游,罷民也。去聲。又通作媠。《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兩龔傳》媠嫚無狀。亦作憜。《韋元成詩戒》供事靡憜。亦作墯。《後漢·單超傳》徐臥虎唐兩墯。《註》持兩端也。又《集韻》徒禾切,音駝。《禮·曲禮》言不惰。《註》惰,訛不正之言。一讀徒禾反,一讀徒臥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則入透母矣。《正韻》惰字上聲切透母,而去聲又切定母,不如《廣韻》《集韻》《韻會》上去兩聲之協於一也。
总述:诗句勤苦劝慵惰出自《合江亭》。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