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入赋且迟留
- 拼音
- rù fù qiě chí liú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十一尤、去声二十六宥
- 上一句
- 望尘非吾事
- 下一句
- 幸蒙国士识
「入赋且迟留」出自:《相和歌辞。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毋丰羞。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毋丰羞。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入赋且迟留」作者: 王昌龄
「入赋且迟留」辞典释义
◎ 入的意思
【子集下 • 入】入·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赋的意思
【酉集中 • 貝】赋·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責取也。【說文】斂也。【爾雅·釋言】賦,量也。【註】賦稅,所以評量。【揚子·方言】賦,動也。【註】賦斂,所以擾動民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五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前漢·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又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又鋪也。【詩·周南·關雎序】詩有六義,二曰賦。【疏】賦之言鋪,直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又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且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且·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4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又【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又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又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又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又【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又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又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又【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又【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又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迟留的意思
⒈ 停留;逗留。
引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宋 沉遘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闻报故人当遅留,便临近舘为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僕终疑其伪,阴与主人谋,迟留不进,相失,遂杳。”
总述:诗句入赋且迟留出自《相和歌辞。放歌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