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支许合相从

诗句
支许合相从
拼音
 zhī xǔ hé xiāng cóng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二冬、去声二宋
上一句
西方知有社

「支许合相从」出自:《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容。曹溪花里别,萧寺竹前逢。
烛影深寒殿,经声彻曙钟。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
诗继休遗韵,书传永逸踪。艺多人誉洽,机绝道情浓。
汲涧瓶沈藻,眠阶锡挂松。云鸣新放鹤,池卧旧降龙。
露茗山厨焙,霜粳野碓舂。梵文明处译,禅衲暖时缝。
层塔题应遍,飞轩步不慵。绣梁交薜荔,画井倒芙蓉。
翠户垂旗网,朱窗列剑锋。寒风金磬远,晴雪玉楼重。
妙理三乘达,清才万象供。山高横睥睨,滩浅聚艨艟。
微雾苍平楚,残晖淡远峰。林疏霜摵摵,波静月溶溶。
剑出因雷焕,琴全遇蔡邕。西方知有社,支许合相从

「支许合相从」作者: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后裔。大和六年(832)举进士。曾就任涂、太平二县县令。大中三年(849),迁监察御史,因病去官,东归京口。后起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官…

「支许合相从」辞典释义

◎ 支许的意思

⒈  晋 高僧 支遁 和高士 许询 的并称。两人友善,皆善谈佛经与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 诸人共在 会稽王 斋头, 支 为法师, 许 为都讲, 支 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 许 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谊。 唐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之二:“从来 支许 游,兴趣江湖迥。”
杨伦 注:“谓 支遁、许询 ……此言公与 赞 交好有素。”
宋 苏轼 《赠蒲涧信长老》诗:“胜游自古兼 支许,为採松肪寄一车。”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永嘉 刘参戎 思祖,儒将也。善诗,与 匡山 僧 性淳 友善,命画工图己像与僧对坐,曰《逢僧话图》,到处乞人题咏。 华亭 章台鼎 一絶云:‘ 支许 相逢尽日留,萧萧寒玉数竿秋;青天碧海无兵气,閒杀嘶风五色騮。’”

◎ 合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合·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
【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
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
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
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
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六合。【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黍名。【禮·曲禮】黍曰薌合。
【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合黎,地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州名。【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參合,代地。【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合浦,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通作闔。【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註】闔合同。
與郃通。【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註】郃水之北。
【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廣韻】合,集也。
【集韻】兩龠爲合。【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合龠爲合,十合爲升。【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叶許及切,音翕。【張衡·思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 相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相·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部有相風竿。【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爲二,非。

◎ 从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从·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

总述:诗句支许合相从出自《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作者是唐朝诗人许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