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大华积秋雪

诗句
大华积秋雪
拼音
 dà huá jī qiū xuě
平仄
仄平仄平仄
韵脚
入声九屑
下一句
禁闱生夜寒

「大华积秋雪」出自:《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大华积秋雪,禁闱生夜寒。砚冰忧诏急,灯烬惜更残。
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更为三日约,高兴未将阑。

「大华积秋雪」作者: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

「大华积秋雪」辞典释义

◎ 大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大·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 华的意思

【申集上 • 艸】华·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䔢【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
【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
【廣韻】草盛也。
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
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
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
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
【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
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
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
【韻會】胡化切,音話。【書·禹貢】至于太華。【爾雅·釋山】華山,爲西嶽。
姓。【潛夫論】華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華,因氏焉。
【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註】華皮可以爲索。
【集韻】呼瓜切,音譁。【禮·曲禮】爲國君者華之。【註】華,中裂之,不四拆也。【爾雅·釋木】瓜曰華之。
與花同。【爾雅·釋草】華,荂也。【揚子·方言】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佩觿集】華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別爲花。
【韻補】呼戈切。【邊讓·章華賦】體迅輕鴻,榮曜春華。進如浮雲,退如激波。
胡戈切。【徐鍇·說文繫傳】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棗據詩】矯足登雲閣,相伴步九華。徙倚憑高山,仰攀桂樹柯。
【詩·本音】灼灼其華。【註】音敷。【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叶車韻。隰有荷華,叶下都韻。黍稷方華,叶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
【唐韻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東謂華爲敷。陸德明曰:古讀華如敷,不獨江東也。漢光武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必得隂麗華。
【韻會】苦蛙切【正韻】枯瓜切,音誇。不正也。或作蕐。詳䓙字註。䓙又作。

◎ 积的意思

【備考·午集 • 禾】积·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五音篇海】音枳。
(積)【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音跡。【說文】聚也。【增韻】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升卦】積小以高大。【詩·周頌】積之栗栗。【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
【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聚也,儲蓄也。【詩·大雅】乃積乃倉。【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叶恣此切,音子。【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 秋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春秋,魯史名。
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姓。
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 雪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雪·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節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总述:诗句大华积秋雪出自《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作者是唐朝诗人吴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