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密叶翻霜彩

诗句
密叶翻霜彩
拼音
 mì yè fān shuāng cǎi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十贿
上一句
羽调入金钟
下一句
轻冰敛水容

「密叶翻霜彩」出自:《律中应钟(一作裴次元诗)》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密叶翻霜彩」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密叶翻霜彩」辞典释义

◎ 密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密·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莫筆切【正韻】覓筆切,音蜜。【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郭璞註】山形如堂室者曰密。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一曰靜也。
【玉篇】止也,默也,深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詩·周頌】夙夜基命宥密。【註】謂所以承藉天命者,宏深而靜密也。
【增韻】稠也,疎之對也。【易·小畜】密雲不雨。【詩·大雅】止旅廼密。【註】言其居止之衆,日以益密也。
【史記·功臣年表】罔亦少密焉。
祕也。【易·繫辭】幾事不密,則害成。
【禮·樂記】隂而不密。【註】密言閉也。
【禮·少儀】不窺密。【註】曲隱處也,嫌伺人隂私也。
近也。【書·畢命】密邇王室,式化厥訓。
國名。密須氏,姞姓之國。【詩·大雅】密人不恭。
州名。古姑幕城,秦琅邪,隋爲密州。因水以名。
姓。【正字通】漢尚書密忠,宋有密祐。
複姓。【何氏姓苑】密茅氏,琅邪人。
有密革氏,密須氏。
叶明祕切,音媚。【江淹·齊高帝誄】宋主陵遐,紫殿遏密。話言之詔,貽在英粹。【集韻】或省作,俗作宻。

◎ 叶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叶·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
(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博雅】聚也。
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式涉切,音攝。【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韻補】叶,逆約切,音虐。【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韻會】或作,非。

◎ 翻的意思

【未集中 • 羽】翻·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 霜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9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
姓。見【姓苑】。
【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 彩的意思

【寅集下 • 彡】彩·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唐韻】【正韻】倉宰切【集韻】此宰切,音采。【說文】文章也。从彡,采聲。【廣韻】光彩。【集韻】通作采。

总述:诗句密叶翻霜彩出自《律中应钟(一作裴次元诗)》。作者是唐朝诗人裴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