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隔烟红树欲迎霜

诗句
隔烟红树欲迎霜
拼音
 gé yān hóng shù yù yíng shuāng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七阳
上一句
满眼黄花初泛酒
下一句
千家门户笙歌发

「隔烟红树欲迎霜」出自:《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佳晨登赏喜还乡,谢宇开筵晚兴长。满眼黄花初泛酒,
隔烟红树欲迎霜。千家门户笙歌发,十里江山白鸟翔。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侍银章。

「隔烟红树欲迎霜」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隔烟红树欲迎霜」辞典释义

◎ 隔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隔·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0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 烟的意思

【巳集中 • 火】烟·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廣韻】烟熅天地氣。【易】作絪縕。【集韻】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劉楨·魯都賦】曳髮編芒,蔚若霧烟,九采灼爍,華藻紛。

◎ 红树的意思

⒈  盛开红花之树。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緑无涯。”

⒉  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唐 韦应物 《登楼》诗:“坐厌 淮南 守,秋山红树多。”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 欲的意思

【辰集下 • 欠】欲·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 迎霜的意思

⒈  犹遇霜。谓天寒。

唐 高适 《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诗:“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唐 鲍溶 《客途逢乡人旋别》诗:“牢落岁华晏相怜客中贫。迎霜君衣煖,与我同一身。”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总述:诗句隔烟红树欲迎霜出自《九日卫使君筵上作》。作者是唐朝诗人武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