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黥阵亦瘢痕
- 拼音
- qíng zhèn yì bān hén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十三元
- 上一句
- 周钟既窕槬
- 下一句
- 凤阙觚棱影
「黥阵亦瘢痕」出自:《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奏章为得地,齰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一名为吉士,谁免吊湘魂。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川口堤防决,阴车鬼怪掀。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髡。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若芳洲翠,严光钓濑喧。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客恨萦春细,乡愁压思繁。祝尧千万寿,再拜揖馀樽。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一名为吉士,谁免吊湘魂。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川口堤防决,阴车鬼怪掀。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髡。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若芳洲翠,严光钓濑喧。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客恨萦春细,乡愁压思繁。祝尧千万寿,再拜揖馀樽。
「黥阵亦瘢痕」作者: 杜牧
「黥阵亦瘢痕」辞典释义
◎ 黥的意思
【亥集下 • 黑】黥·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8
〔古文〕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黑在面。【荀子·正論篇】墨黥。【註】以墨涅其面而已。或曰墨黥,當爲墨幪。以墨巾蒙其頭而已。【書·呂】爰始淫爲劓刵椓黥。【疏】黥面,卽墨也。【周禮·秋官·司】墨罪五百。【註】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布以小時有人相云當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阵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阵·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刃切,音。【玉篇】旅也。【廣韻】列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又【玉篇】本作。【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如戰之。【左傳·成七年】巫臣通吳於晉,敎之戰。【佩觿集】軍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瘢痕的意思
⒈ 创口或疮口留下的痕迹。
引《北史·崔赡传》:“赡 经热病,面多瘢痕。”
唐 白居易 《过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杨疤眼》:“夜获一狐,左目上有瘢痕,大如钱。”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羞红从脸颊飞涨到颈际,右颊的瘢痕仿佛更突起了。”⒉ 喻过失,缺点。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总述:诗句黥阵亦瘢痕出自《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