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 ·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0)
纠错/补充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和注释

译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注释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吠:狗叫。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倚:靠。

赏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拼音版

quǎn fèi shuǐ shēng zhōng ,táo huā dài lù nóng 。 shù shēn shí jiàn lù ,xī wǔ bú wén zhōng 。 yě zhú fèn qīng ǎi ,fēi quán guà bì fēng 。[1] wú rén zhī suǒ qù ,chóu yǐ liǎng sān s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精彩推荐

  • 蟾宫曲·雪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写雪
    2023-08-11
  •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2023-09-09
  • 赠道士参寥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2023-09-18
  •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2023-09-20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023-09-21
  • 寄庐山棕衣居士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2023-09-21
  •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