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清平乐·雨晴烟晚

五代 ·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0)
纠错/补充

清平乐·雨晴烟晚翻译和注释

译文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砌:台阶。

黄昏独倚朱阑(lán)。西南新月眉弯。砌(qì)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特地:特别。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赏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明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一个“晚”字点名时间;“绿水”二字交待气候-----此时正值春天。这两句乃是写寻常春景: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读者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

  词的下片以女主人为中心,描绘她孤独凄冷的处境。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上片之景原来都为女主人公独倚栏所见,“黄昏”对应上片的“晚”,“独倚”与上片“双飞”对举,点明她的孤单处境。那么,她黄昏倚栏是为了眺望远景吗?自然不是黄昏时分,大地一片模糊,还能看见什么呢,她是在盼望远人归来。“西南新月眉弯,”月出于东而落于西,她自黄昏独倚,直到月色偏西,可见其倚栏之久,盼望之切。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从卷帘望飞燕到倚阑盼归人而望月,地点是不断移动的。此刻人依然未归,她又来到了阶砌再伫立等待。她真是心绪不宁,在住所凡是可看到归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风卷起阶前的落花,拂动她的罗衣时,她才感到春寒袭人。“落花风起”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春夜的风使她感到特别塞冷,不仅仅由于她只穿了件薄薄的罗衣,更主要是因为她的独处而不能在心头激荡着暖流,这“寒”即是天寒,更指心寒,它以全篇之力为全篇做了一个收束。

  这是一首闺情词词中表露的是女主人公那种淡淡的哀怨与怅恨,于微婉的格调中流动着丝丝思情。此类写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题材,在《花间集》词作中常见。作者大多善于摄取微细的生活镜头,融入特定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感受。这首词也体现了花间派的这种创作特色。

参考资料:

1、谷向阳 .中华古诗文规范读本 .吉林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73 .2、杨鸿儒 .唐宋词评译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3 :55 .3、傅德岷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5 :144 .4、吴熊和 .唐五代词三百首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1994 :210 .5、李志敏 .宋词名家名篇鉴赏 .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11 :60 .6、思履 .宋词三百首白银版 .北京 :中华华侨出版社 ,2013 :45 .

清平乐·雨晴烟晚拼音版

yǔ qíng yān wǎn 。lǜ shuǐ xīn chí mǎn 。shuāng yàn fēi lái chuí liǔ yuàn ,xiǎo gé huà lián gāo juàn 。
huáng hūn dú yǐ zhū lán 。xī nán xīn yuè méi wān 。qì xià luò huā fēng qǐ ,luó yī tè dì chūn h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清平乐·雨晴烟晚作者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终于登上了宰相的宝座。第二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亡数万人,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呆了几年,也没有做出什么政绩。到了保大十年(952),他再次荣登相位。

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另一宰相孙晟出使后周被杀。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于958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自杀。至此,宋党覆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也就是这一年,赵匡胤夺取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过一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即位。

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常常被政敌指责为“奸佞险诈”(文莹《玉壶清话》卷十),“谄媚险诈”(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他与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政敌的攻击,难免言过其实,但冯延巳一再被人指责,似乎也不是毫无根据。冯延巳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确属平庸。比如他曾说:“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一个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李璟),数万军队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样不停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据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这番话,足见冯延巳政治上的平庸荒唐。

跟李璟、李煜一样,冯延巳也多才多艺,这也是李璟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精彩推荐

  • 清平乐(风光紧急)

    【清平乐】 送春 风光紧急, 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 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 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 来年早到梅梢。

    2023-07-23
  • 清平乐(春归何处)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2023-07-24
  • 清平乐(留春不住)

    【清平乐】 春晚 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1] 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 春风自在杨花。

    2023-07-25
  • 清平乐(春愁南陌)

    【清平乐】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2023-07-25
  • 清平乐(绿杨春雨)

    【清平乐】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 花折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 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濛, 宝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2023-07-25
  • 清平乐(波纹碧皱)

    【清平乐】 波纹碧皱, 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 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 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 花梢小小层楼。

    2023-08-03
  • 清平乐(沉思暗记)

    【清平乐】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寻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2023-08-03
  • 清平乐(寒催酒醒)

    【清平乐】 寒催酒醒, 晓陌飞霜定。 背照画帘残烛影, 斜月光中人静。 锦衣才子西征, 万重云水初程。 翠黛倚门相送, 鸾肠断处离声。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