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初入淮河·选一

宋代 · 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1)
纠错/补充

初入淮河·选一翻译和注释

译文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境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尽头了!

注释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洪泽:洪泽湖。

何必桑乾(qián)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桑乾:亦作“桑干”。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当时已沦入金人之手。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刘岳张韩: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赵张:赵鼎和张俊。

长淮咫(zhǐ)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近。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wéi)。
为:做。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王人:帝王的使者。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赏析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刘皂《渡桑乾》也有“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之句。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乾》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涯”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境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尽头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第二首是对造成山河破碎的南宋朝廷的谴责。南宋初年的名将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力主抗金,屡建功勋。赵、张指赵鼎和张俊,都在南宋前期两度任相,重用岳、韩,奠定南宋基业。诗人在这里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第三句来了一个陡转到反面,而今竟然出现了“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奇耻大辱的结果。前面的因和这里的果似乎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再加上结尾的“欲怨谁”一语,更是发人深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由谁来负责?当时以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贬、杀抗金将领,这怎能不使人在肃杀的“秋风”中涕泪满襟呢!诗人的满懑之情,以婉语微讽,曲折道出,显得更为深沉。

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飞翔。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含思婉转,颇具匠心。诗人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弛、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第四首写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统治之苦以及他们对南宋朝廷的向往,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说中原父老见到“王人”像遇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滔滔不绝地诉说不堪忍受金朝压迫之苦。“莫空谈”中一个“莫”字,即排除了一切泛泛的应酬客套话。他们向使者谈的话题都集中在“诉不堪”这一点上。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并非实事。因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南宋使者到了北方后不可能直接跟遗民通话,中原父老更不会面对面地向南使“诉不堪”。但是中原遗民向往南宋朝廷之心却用各种方式来表白。此诗所表达的中原父老的故国情思,虽非实事,但确是实情。这里的弦外之音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借羡慕能南飞的鸿雁来表达遗民们对故国的向往。“却是”为反是、倒是之意:羡慕的是鸿雁一年一度的南归;遗憾的是鸿雁不解人意,不能代为传达这故国之情。真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初入淮河四绝句》以“意不佳”为贯穿全组诗的感情主线:有“长淮咫尺分南北”“中流以北即天涯”的沉痛感喟;也有“北去南来自在飞”“一年一度到江南”的向往和痛苦。前两首侧重于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写,后两首则为淮河两岸人民、特别是中原遗民代言,主题鲜明。全诗寓悲愤于和婉,把悲愤之情寄托在客观景物的叙写之中怨而不怒,风格沉郁,语言平易自然,时用口语。这些都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

初入淮河·选一拼音版

chuán lí hóng zé àn tóu shā ,rén dào huái hé yì bú jiā 。
hé bì sāng qián fāng shì yuǎn ,zhōng liú yǐ běi jí tiān y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初入淮河·选一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实录院检讨官,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三年,改知赣州,不赴,乞祠禄而归。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史》有传。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自成一体,称「诚斋体」。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彊村丛书》辑为《诚斋乐府》一卷。

精彩推荐

  • 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爱国思乡
    2023-08-27
  •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2023-08-31
  • 初入湘中有喜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2023-09-06
  • 发端州初入西江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2023-09-06
  •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总为朝廷巡幸去,
    顿教京洛少光辉。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路上天心重豫游,
    御前恩赐特风流。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汉家行树直新丰,
    秦地骊山抱温谷。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2023-09-10
  • 渡淮河寄平一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2023-09-14
  •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2023-10-10
  • 初入香山院对月(太和六年秋作)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