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 大发慈悲 [ dà fā cí bēi ]- 释义: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大慈大悲 [ dà cí dà bēi ]- 释义: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 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乐极则悲 [ lè jí zé bē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霜露之悲 [ shuāng lù zhī bēi ]- 释义: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 兔死狐悲 [ tù sǐ hú bēi ]- 释义: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 假慈悲 [ jiǎ cí bēi ]- 释义: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 出处:毛泽东《论鲁迅》:“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 见哭兴悲 [ jiàn kū xīng bēi ]- 释义: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指产生同情心。 - 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 风树之悲 [ fēng shù zhī bēi ]- 释义: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出处: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 禾黍之悲 [ hé shǔ zhī bēi ]- 释义: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 老大徒伤悲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释义: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牛山之悲 [ niú shān zhī bēi ]- 释义: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 风树悲 [ fēng shù bēi ]- 释义:指丧父母的悲伤 - 出处: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 黍离之悲 [ shǔ lí zhī bēi ]- 释义: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 出处: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茹泣吞悲 [ rú qì tūn bēi ]- 释义: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 - 出处: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 睹物兴悲 [ dǔ wù xīng bēi ]- 释义:睹:见;兴:起。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 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猛然间睹物兴悲,早不觉潸然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