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释义:形容气势浩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4、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5、丰筋多力 [ fēng jēn duō lì ]
释义: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6、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释义: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8、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9、刨根问底 [ páo gēn wèn dǐ ]
释义:比喻追究底细。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10、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1、颜筋柳骨 [ yán jīn liǔ gǔ ]
释义: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12、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3、游云惊龙 [ yóu yún jīng lóng ]
释义:形容书法精妙。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14、笔底龙蛇 [ bǐ dǐ lóng shé ]
释义: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15、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释义: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16、笔老墨秀 [ bǐ lǎo mò xiù ]
释义: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出处:明·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17、笔墨横姿 [ bǐ mò héng zī ]
释义: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出处:清·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18、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20、笔扫千军 [ bǐ sǎo qiān jūn ]
释义: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21、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释义: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22、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3、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24、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5、笔底春风 [ bǐ dǐ chūn fēng ]
释义: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出处:元·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26、如饥似渴 [ rú jī sì kě ]
释义: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27、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8、心正笔正 [ xīn zhèng bǐ zhèng ]
释义: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9、丁真楷草 [ dīng zhēn kǎi cǎo ]
释义: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30、左冲右突 [ zuǒ chōng yòu tū ]
释义: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形容写字态度的成语(36个)
••阅读 2241
形容写字态度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幼儿写字的成语
半死不活,笔力独扛,笔底生花,方方正正,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龙飞凤舞,生动活泼,死气沉沉,铁画银钩,栩栩如生,字字珠玑,笔走龙蛇,奄奄一息,一丝不苟
态度不好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不冷不热,草草了事,道貌岸然,敷衍了事,含糊不清,含糊其词,厚颜无耻,尖酸刻薄,见利忘义,拒人千里,冷嘲热讽,冷若冰霜,两面三刀,卖国求荣,贪生怕死,忘恩负义,嫌贫爱富,笑里藏刀,阳奉阴违
描写写字好看的成语
笔力独扛,笔底春风,笔墨横姿,笔底生花,笔精墨妙,笔底龙蛇,笔老墨秀,笔扫千军,笔酣墨饱,春蚓秋蛇,大气磅礴,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矫若惊龙,力透纸背,龙蛇飞动,龙飞凤舞,鸾飘凤泊,妙笔生花,气势磅礴,轻描淡写,入木三分,…
表明态度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畅所欲言,各持己见,各抒所见,各抒己见,噤若寒蝉,老吏断狱,言无不尽,一唱一和,一语中的,异口同声,知无不言
描写字写的不好的成语
不堪入目,惨不忍睹,春蚓秋蛇,春蛇秋蚓,大头小尾,东倒西歪,蜂腰鹤膝,横七竖八,龙飞凤舞,七扭八歪,弯弯曲曲
表示工作态度的成语
不辞辛劳,吃苦耐劳,读书三到,废寝忘食,脚踏实地,尽心尽力,精益求精,聚精会神,鞠躬尽瘁,克尽厥职,刻苦耐劳,刻画入微,勤勤恳恳,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全神贯注,任劳任怨,慎重其事,宵衣旰食,一心一意,忠于职守,专心致志,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描写人认真写字的成语
规规矩矩,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四平八稳,孜孜不倦,按部就班,一丝不苟,中规中矩
对待婚姻态度的成语
从一而终,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坚贞不渝,情有独钟,全心全意,生死相依,誓无二志,一心一意,至死不渝,忠贞不渝,相濡以沫,情比金坚,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