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与我生道骨

诗句
与我生道骨
拼音
 yǔ wǒ shēng dào gǔ
平仄
仄仄平仄仄
韵脚
入声六月
上一句
三元有真人
下一句
凌晨吸丹景

「与我生道骨」出自:《游仙二十四首》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
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
吾方遗喧嚣,立节慕高举。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
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
愍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
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輧。
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
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驱出天杪。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遂入素中天,停轮太蒙侧。
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
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
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
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
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
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
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无终极,俯仰移亿年。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
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
灵幡七曜动,琼障九光开。凤舞龙璈奏,虬轩殊未回。
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玉藻散奇香,琼柯流雅音。
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体混希微广,神凝空洞深。
萧然宇宙外,自得乾坤心。
晨登千仞岭,俯瞰四人居。原野间城邑,山河分里闾。
眇彼埃尘中,争奔声利途。百龄宠辱尽,万事皆为虚。
自昔无成功,安能与尔俱。将期驾云景,超迹升天衢。
骨炼体弥清,鉴明尘已绝。恬夷宇宙泰,焕朗天光彻。
羽服参烟霄,童颜皎冰雪。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
遂使区宇中,祅气永沦灭。
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顷。
扬盖造辰极,乘烟游阆风。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
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
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
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
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
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
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与我生道骨」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与我生道骨」辞典释义

◎ 与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与·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
(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 我的意思

【卯集中 • 戈】我·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 生道的意思

⒈  使民生存之道。

《孟子·尽心上》:“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晋 郤詵 《贤良策对》:“以生道杀之者,虽死不贰;以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

⒉  生长在道路上。

唐 卢照邻 《秋霖赋》:“青苔被壁,緑萍生道。”

◎ 骨的意思

【亥集上 • 骨】骨·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汨。【說文】肉之覈也。【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苦骨,苦參別名。
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总述:诗句与我生道骨出自《游仙二十四首》。作者是唐朝诗人吴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