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会合何时节

诗句
会合何时节
拼音
 huì hé hé shí jié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九屑
上一句
关山足重叠
下一句
莫叹各从军

「会合何时节」出自:《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辉天复耀地,再为歌咏始。素传学道徒,清门有君子。
文涧泻潺潺,德峰来垒垒。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
封章既不下,故旧多惭颜。卖马市耕牛,却归湘浦山。
麦收蚕上簇,衣食应丰足。碧涧伴僧禅,秋山对雨宿。
且欢身体适,幸免缨组束。上宰镇荆州,敬重同岁游。
欢逢通世友,简授画戎筹。迟迟就公食,怆怆别野裘。
主人开宴席,礼数无形迹。醉笑或颠吟,发谈皆损益。
临甃理芳鲜,升堂引宾客。早岁慕嘉名,远思今始平。
孔门忝同辙,潘馆幸诸甥。自知再婚娶,岂望为亲情。
欣欣还切切,又二千里别。楚笔防寄书,蜀茶忧远热。
关山足重叠,会合何时节。莫叹各从军,且愁岐路分。
美人停玉指,离瑟不中闻。争向巴山夜,猿声满碧云。

「会合何时节」作者: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会合何时节」辞典释义

◎ 会合的意思

⒈  聚集;聚合。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虽羽驾尘襟,难於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在月影婆娑的白杨林里, 黑老蔡 一伙人和 杨英 他们会合了。”

⒉  见面;相逢。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
宋 苏舜钦 《颍川留别王公辅》诗:“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冯雪峰 《秋夜怀若迦》:“在这样悲苦中,我们所祝福的,便只有在暗黑的秋夜,旷野里会有一地给你和妹妹一刹那的会合之一事了。”

⒊  遇合。

宋 王安石 《何处难忘酒》诗之二:“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失时也亡了家国,得意后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会合。”

⒋  匹配;配合。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四折:“既然姻缘会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这等我们两箇的姻缘,毕竟在几时会合?”

⒌  引申为交合。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教妓女 红莲 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这般会合,那些个男欢女爱,是偶然一念之差。”

⒍  指接合的地方。

《文选·王褒<洞箫赋>》:“带以象牙,掍其会合。”
李善 注:“言以象牙饰其会合之际。”

⒎  汇合。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 桑干河 ﹞再流下去十五里,到 合庄,就和 洋河 会合。”

⒏  犹综合。

郁达夫 《回忆鲁迅》:“从这些地方,会合起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

◎ 何时的意思

⒈  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⒉  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 节的意思

【未集上 • 竹】节·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9

〔古文〕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結切,音接。【說文】竹節也。
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
【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說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史記·樂書】大禮與天地同節。【正義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別。大禮辯尊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符節,所以示信。【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註】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註】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
【秋官】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禮·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註】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左傳·文十二年】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註】節,信也。【史記·秦始皇紀】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正義曰】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時節。【左傳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地名。【左思·魏都賦】掘鯉之淀,蓋節之淵。【註】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貫節,藥草名。
樂器,卽拊也,所以節樂。
諡法,好廉自克曰節。
漢宣帝改元地節。【應劭曰】欲令地得其節。
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官名。【眞風土記】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集韻】昨結切,音截。【詩·小雅】節彼南山。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叶子計切。【曹植·王霸贊】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总述:诗句会合何时节出自《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