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不独苍生苏

诗句
不独苍生苏
拼音
 bù dú cāng shēng sū
平仄
仄仄平平平
韵脚
上平七虞
上一句
水国嘉祥至
下一句
仍兼六驺喜

「不独苍生苏」出自:《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
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
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
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
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
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御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不独苍生苏」作者:

陈陶(约812─888前)唐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于诗也颇有造诣。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曾漫游江西、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四…

「不独苍生苏」辞典释义

◎ 不独的意思

⒈  不但,不仅。

《韩非子·孤愤》:“凡法术之难行,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唐 李咸用 《题陈将军别墅》诗:“不独春光堪醉客庭除长见好花开。”
明 贺万祚 《周侍御行部》诗:“不独艰危忧水旱,前筹更欲请长缨。”
鲁迅 《准风月谈·豪语的折扣》:“其实,这故作豪语的脾气,正不独文人为然,常人或市侩,也非常发达。”

◎ 苍生的意思

⒈  草木丛生之处。

《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⒉  指百姓。

《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⒊  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 苏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苏·康熙筆画:22·部外筆画:16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
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韻會】蘇蘇,氣索貌。【易·震卦】震蘇蘇。【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臺名。【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註】姑蘇,臺也。
亭名。【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國名。【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姓。【書·立政】司蘇公。【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字彙補】蘇故切,音傃。【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总述:诗句不独苍生苏出自《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作者是唐朝诗人陈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