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苍生喘未苏

诗句
苍生喘未苏
拼音
 cāng shēng chuǎn wèi sū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上平七虞
上一句
往者灾犹降
下一句
指麾安率土

「苍生喘未苏」出自:《行次昭陵》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苍生喘未苏」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苍生喘未苏」辞典释义

◎ 苍生的意思

⒈  草木丛生之处。

《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⒉  指百姓。

《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⒊  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 喘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喘·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唐韻】昌沇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兗切,音舛。【說文】疾息也。【廣韻】喘息。【史記·倉公傳】令人喘逆氣不能食。【前漢·王褒傳】匈喘膚汗。【揚子·方言】譴喘,轉也。【集韻】或作歂。
【正韻】微言。【荀子·臣道篇】喘而言。
或作端。【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

◎ 未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未·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 苏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苏·康熙筆画:22·部外筆画:16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
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韻會】蘇蘇,氣索貌。【易·震卦】震蘇蘇。【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臺名。【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註】姑蘇,臺也。
亭名。【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國名。【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姓。【書·立政】司蘇公。【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字彙補】蘇故切,音傃。【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总述:诗句苍生喘未苏出自《行次昭陵》。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