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太守怜才者

诗句
太守怜才者
拼音
 tài shǒu lián cái zhě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二十一马
上一句
棋散漏无声
下一句
从容礼不轻

「太守怜才者」出自:《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
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太守怜才者」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太守怜才者」辞典释义

◎ 太守的意思

⒈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 怜才的意思

⒈  爱惜人才。

唐 杜甫 《不见》诗:“不见 李生 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唐 温庭筠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因有作》诗:“越 溪渔客 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

⒉  爱慕有才华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那民间女子遇着个贫贱书生,或是怜才,或是鑑貌,与他一笑留情,即以终身相许。”
清 青阁居士 《<续板桥杂记>叙》:“侠妓自豪,原知慕义;儒姬尔雅,定解怜才。”

◎ 者的意思

【未集中 • 老】者·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說文】別事詞也。从白聲。,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总述:诗句太守怜才者出自《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作者是唐朝诗人章孝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