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往者灾犹降

诗句
往者灾犹降
拼音
 wǎng zhě zāi yóu jiàng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上平三江、去声三绛
上一句
贤路不崎岖
下一句
苍生喘未苏

「往者灾犹降」出自:《行次昭陵》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往者灾犹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往者灾犹降」辞典释义

◎ 往者的意思

⒈  过去的事。

《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
《墨子·鲁问》:“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唐 韩愈 《复志赋》:“往者不可復兮,冀来今之可望。”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九世之深仇未復,十年之胆薪何在!往者不諫,来者可追,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

⒉  过去,从前。

《史记·秦本纪》:“秦 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 晋 復彊,夺 秦 河西 地。”
《汉书·刘向传》:“往者众臣见异,不务自修,深惟其故,而反晻昧説天,託咎此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往者 羌 虏背叛,始自 凉 并。”

⒊  去的人,离开的人。

《国语·越语上》:“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庄子·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⒋  死者。

宋 王安石 《答韶州张殿丞书》:“往者不能讼当否,生者不得论曲直。”

◎ 灾的意思

【巳集中 • 火】灾·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說文】同災。
(災)〔古文〕【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說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廩災。
【玉篇】害也。【書·舜典】眚災肆赦。【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作菑。【詩·大雅】無菑無害。亦作甾。【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叶子之切。【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叶將侯切。【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說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災。
(災)

◎ 犹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犹·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
(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 降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降·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6

〔古文〕夅【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戸江反。
【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禹貢】桑土旣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註尚書,北過降水,云:降,下江反,聲轉爲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爲共耳。
【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爾雅·釋天】降婁,奎婁也。【註】奎爲溝瀆,故爲降。【疏】孫炎云:降,下也。【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註】周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釋文】降,戸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降切,非。
【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註】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採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降。
【唐韻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與降服之降,俱讀爲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爲去聲者。【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旣見止,亦旣覯止,我心則降。
【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又】旣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尸燕飮,福祿來崇。【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註】降,和同也。和同卽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旣降,猋遠舉兮雲中。
【天問】皆歸射而無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降字無平聲,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絳。【玉篇】下也,落也,歸也。【正韻】貶也。〇按降以去聲爲正音,自玉篇始。
叶胡郞切,音杭。【楚辭·九歌】靑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叶胡貢切,鴻去聲。【郭璞·山海經巫咸贊】羣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術藝是綜。采藥靈山,隨時登降。【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无咎,福祿攸降。
叶餘亮切,音漾。【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風與燈升降。
叶覃韻。【梁鴻·適吳詩】遊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叶覃韻者,存俟考証。

总述:诗句往者灾犹降出自《行次昭陵》。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