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灯光散远近
- 拼音
- dēng guāng sàn yuǎn jìn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
- 韵脚
- 上声十二吻、去声十三问、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窗虚交茂林
- 下一句
- 月彩静高深
「灯光散远近」出自:《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
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重船依浅濑,轻鸟度层阴。
槛峻背幽谷,窗虚交茂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
城拥朝来客,天横醉后参。穷途衰谢意,苦调短长吟。
此会共能几,诸孙贤至今。不劳朱户闭,自待白河沉。
「灯光散远近」作者: 杜甫
「灯光散远近」辞典释义
◎ 灯光的意思
⒈ 灯的亮光。
引唐 杜甫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
《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花炮轰雷,灯光杂彩,簫鼓声喧,十分热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直长而白亮的路,只有些冷冷的灯光。”⒉ 指佛法的光辉。
引《北史·孝行传·张元》:“元 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愿祖目见明。”
⒊ 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
引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阿批亚 的对于造成情绪的灯光……只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工具。”
◎ 散的意思
【卯集下 • 攴】散·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又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又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远近的意思
⒈ 远方和近处。
引《易·繫辞上》:“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后汉书·刘虞传》:“虞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知县 随后起身,路上打着些蛮中鼓乐,远近人听得新知县到任,都来看。”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文炬传警告急的光景。”⒉ 特指所居官位接近或远离帝王。
引《管子·任法》:“治世则不然,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
《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
《后汉书·张酺传》:“好丑必上,不在远近。”⒊ 指远方近处的人。
引《吕氏春秋·简选》:“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远近闻之,皆称 高仪同 将兵整肃,益归心焉。”
唐 元稹 《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及为大官,远近多归之。”
宋 曾巩 《<强几圣文集>序》:“几圣 为属稿草,必声比字属,曲当绳墨。然气质浑浑,不见刻画,远近多称诵之。”⒋ 指路程的距离。
引晋 陶潜 《桃花源记》:“晋 太元 中, 武陵 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通筭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一向不曾问得:仙庄在何处?有多少远近?老汉可去得否?”
《说唐》第十八回:“云召 闻报,便上城一看,果然退去有三里远近。”
沙汀 《丁跛公》:“这里离城只有七八里远近,除了快近市街时有一片沙坝,其馀是山沟路。”⒌ 附近。
引《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崔丞 相来到 定州 中山府 远近,接入进府,交割牌印了毕。”
⒍ 指才智程度的高低。
引宋 司马光 《<冯亚诗集>序》:“文章之精者尽在於诗,观人文者,观其诗斯知其才之远近矣。”
总述:诗句灯光散远近出自《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