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亦知到处逢下榻
- 拼音
- yì zhī dào chù féng xià tà
- 平仄
- 仄平仄仄平仄仄
- 韵脚
- 入声十五合
- 上一句
- 穷愁只是惜良时
- 下一句
- 莫滞秋风西上期
「亦知到处逢下榻」出自:《送贾三北游》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片云郊外遥送人,
斗酒城边暮留客。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把袂相看衣共缁,
穷愁只是惜良时。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斗酒城边暮留客。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把袂相看衣共缁,
穷愁只是惜良时。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亦知到处逢下榻」作者: 刘长卿
「亦知到处逢下榻」辞典释义
◎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知的意思
【午集中 • 矢】知·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到处的意思
⒈ 处处,各处。
引唐 李山甫 《寒食》诗:“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宋 张道洽 《岭梅》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 为选中了乘龙佳壻,到处夸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小麦也都淹没在野草里,到处都是攀地龙和野苇子。”◎ 逢的意思
【酉集下 • 辵】逢·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又姓。齊逢丑父。又【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註】逢讀若㷭,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又叶符方切,音房。【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 下榻的意思
⒈ 后汉 陈蕃 为 乐安 太守。郡人 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 蕃 为 豫章 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引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 周公 不握髮,比 陈蕃 不下榻。”⒉ 寄居;住宿。
引宋 陆游 《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 瀼西 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
杨朔 《东风第一枝·两洋潮水》:“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总述:诗句亦知到处逢下榻出自《送贾三北游》。作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