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

诗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
拼音
 gù yuán dōng wàng lù màn màn
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
韵脚
上平十四寒、去声十五翰
下一句
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思,全诗译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故园东望路漫漫」出自:《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故园东望路漫漫」辞典释义

◎ 故园的意思

⒈  旧家园;故乡。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前蜀 贯休 《淮上逢故人》诗:“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
元 倪瓒 《桂花》诗:“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毛泽东 《到韶山》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⒉  古旧的园苑。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

◎ 东的意思

【辰集中 • 木】东·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 望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望·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 路的意思

【酉集中 • 足】路·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 漫漫的意思

⒈  广远无际貌。

《管子·四时》:“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尹知章 注:“漫漫,旷远貌。”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宋 范成大 《题山水横看》诗之一:“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六场:“长路漫漫北风紧,带锁配枷实难行。”

⒉  长貌;久貌。

《后汉书·蔡邕传》“宁子 有清商之歌, 百里 有豢牛之事” 李贤 注引《三齐记》载 宁戚 歌曰:“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孤寂的空房中,她想起日后这漫漫的岁月,有时痛不欲生,几要自杀。”

⒊  平缓貌。

《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宋 王安石 《寄韩持国》诗:“渌遶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⒋  遍布貌。

《太平御览》卷八引《尚书大传》:“舜 歌曰:‘卿云烂兮,糺漫漫。’”
今本《尚书大传》作“縵縵”。 唐 戴叔伦 《苏溪亭》诗:“苏溪亭 上草漫漫,谁依东风十二阑。”
《白雪遗音·八角鼓·春云淡淡》:“春云淡淡,春雾漫漫。”

⒌  众多貌。

战国 楚 宋玉 《钓赋》:“漫漫羣生,孰非吾有。”

⒍  放任,放纵。

《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独不闻 燕 齐 事乎?言吾为而王泣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⒎  昏愦糊涂。

《太平御览》卷二二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里语曰:‘县官漫漫,寃死者半。’”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心蒙蒙兮恍惚,魄漫漫兮西东。”
清 刘大櫆 《<张弘勋诗集>序》:“其与友相接,漫漫昏昏,无可相切磋之具。”

⒏  浩荡貌。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有酒有酒兮告临江,风漫漫兮波长。”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诗:“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
清 龚自珍 《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吴舍人》诗:“春风漫漫春浩浩,生人死人满春抱。”

⒐  容光焕发的样子。

⒑  慢慢。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太僕停嗔息怒,听老汉漫漫的説与你听。”
清 袁于令 《双莺》第五折:“我们且漫漫的傍了垂杨,一路访去。”
清 蒋士铨 《桂林霜·投辕》:“求爷通报过了,小人漫漫的再禀。”
张天翼 《儿女们》:“耳朵里听着他们哇啦哇啦吵着的声音漫漫的远下去远下去。”

总述: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出自《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