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有别时留恨

诗句
有别时留恨
拼音
 yǒu bié shí liú hèn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去声十四愿
下一句
销魂况在今

「有别时留恨」出自:《别张起居(时多故)》

有别时留恨,销魂况在今。风涛初振海,鹓鹭各辞林。
旧国关河绝,新秋草露深。陆机婴世网,应负故山心。

「有别时留恨」作者: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一带)人。玄宗天宝十年(751)进士,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有《钱考功集》。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刘长卿齐名,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他长于应酬之作,当时赴…

「有别时留恨」辞典释义

◎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 别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别·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 时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时·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 留的意思

【午集上 • 田】留·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正字通】俗畱字。

◎ 恨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恨·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音拫。【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叶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总述:诗句有别时留恨出自《别张起居(时多故)》。作者是唐朝诗人钱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