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小弟丹青能尔为
- 拼音
- xiǎo dì dān qīng néng ěr wèi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韵脚
- 上平四支、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于公大笑向予说
「小弟丹青能尔为」出自:《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开帘欲放湖中鸟。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小弟丹青能尔为」作者: 北朝乐府
「小弟丹青能尔为」辞典释义
◎ 小弟的意思
⒈ 幼弟。
引《汉书·金日磾传》:“何罗(莽何罗 )与 通 及小弟 安成 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晋书·苻登载记》:“兴 将死,告 同成 曰:‘可以后事付卿小弟司马。’”⒉ 对平辈谦称自己。
引唐 王季友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于公 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
《镜花缘》第七回:“舅兄既不知道,待小弟慢慢讲来。”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饕兄 有用小弟之处,尽管使唤。”⒊ 对年轻朋友的爱称。
引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丹青的意思
⒈ 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引《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史记·李斯列传》:“江 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 丹青不为采。”
《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堊。”
颜师古 注:“张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⒉ 红色和青色。亦泛指绚丽的色彩。
引汉 陆贾 《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唐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诗:“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⒊ 指画像;图画。
引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臺阁。”
杨伦 笺注:“丹青,谓画像也。”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涉江亲到 锦屏 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⒋ 画工的代称。
引三国 魏 曹丕 《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唐 李白 《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 翻在深宫里。”
明 徐渭 《为杭人题画》诗之二:“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
《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 华夷楼 上。”⒌ 绘画,作画。
引《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於我如浮云。”
清 周亮工 《题许子韶郁李》:“子韶 服道有年,尝弃人间事,闭阁学仙,则丹青伎俩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杨朔 《茶花赋》:“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⒍ 丹青色艳而不易泯灭,故以比喻始终不渝。
引《后汉书·公孙述传》:“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
晋 傅玄 《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⒎ 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引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⒏ 谓使增辉,生色。
引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圣后,丹青元化;陈 皋陶 之謨谋,尽 仲山 之夙夜。”
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让平章事表》:“伏乞俯迴天鑑,更择时贤,必能丹青帝图,金玉王度。”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盖以师表外廷,丹青万务,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⒐ 丹墀、青琐的合称。见“丹青地”。
◎ 能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能·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又【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又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又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尔的意思
【巳集中 • 爻】尔·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音邇。【說文】麗爾,猶靡麗也。本作。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又【玉篇】爾,汝也。【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註】爾,語助。【廣韻】尒義與爾同。詞之必然也。又譍詞。【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世說】聊復爾耳。又同邇。【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箋】爾,謂進之也。【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註】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者,相爾也。【註】爾,亦近也。又【前漢·藝文志】爾雅三卷二十篇。【註】張晏曰:爾,近也。雅,正也。又【集韻】乃禮切,音禰。【集韻】本作濔。滿也。又一曰爾爾,衆也。又【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註】爾華,盛貌。【釋文】爾,乃禮反。又【爾雅·釋草】綦,月爾。【疏】綦,一名月爾,可食之菜也。◎ 为的意思
【巳集中 • 爪】为·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又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又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又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又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又【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又【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又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总述:诗句小弟丹青能尔为出自《观于舍人壁画山水》。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季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