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迥出名臣上
- 拼音
- jiǒng chū míng chén shàng
- 平仄
- 仄仄平平仄
- 韵脚
- 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 上一句
- 王室无削弱
- 下一句
- 丹青照台阁
「迥出名臣上」出自:《过郭代公故宅》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
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
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
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
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
「迥出名臣上」作者: 杜甫
「迥出名臣上」辞典释义
◎ 迥出的意思
⒈ 亦作“逈出”。
⒉ 高耸貌。
引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巫山 高不穷,逈出 荆门 中。”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众见飞桥逈出,崩腾而走。”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岷 峨 迥出天连雪,栈阁平临马度云。”⒊ 突出;超群。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子阳 诗奇句清拔, 谢朓 常嗟颂之。
引洪 虽无多,亦能自迥出。”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词音清亮,逈出一时,儕辈翕然推服。”⒋ 高出;超过。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梅之清香玉色,迥出桃李之上。”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刘长卿 体物情深,工於铸意,其胜处有逈出盛 唐 者。”
清 陈鳣 《对策》卷五:“今观 蕡(唐 刘蕡 )策,力攻藩镇之强,痛斥阉寺之祸,劲气直节,凛凛逼人,迥出 牛僧孺、元稹、白居易 之上。”◎ 名臣的意思
⒈ 有名的贤臣。
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唐 吕延济 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
宋 梅尧臣 《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鲁迅 《坟·论“他妈的!”》:“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上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总述:诗句迥出名臣上出自《过郭代公故宅》。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