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烟云紫翠浮
- 拼音
- yān yún zǐ cuì fú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
- 上一句
- 山水丹青杂
- 下一句
- 终愧神仙友
「烟云紫翠浮」出自:《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烟云紫翠浮」作者: 陈子昂
「烟云紫翠浮」辞典释义
◎ 烟云的意思
⒈ 亦作“烟云”。
⒉ 烟霭云雾。
引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⒊ 指隐逸之山林。
引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⒋ 形容高远之处。
引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⒌ 如云的烟火气。
引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⒍ 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引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 紫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紫·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說文】帛靑赤色。【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郉昺疏】紫,北方閒色。【又】惡紫之奪朱也。【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又水名。【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又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 翠的意思
【未集中 • 羽】翠·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浮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浮·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又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又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又【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又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又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又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又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又【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又【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又【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又【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总述:诗句烟云紫翠浮出自《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作者是唐朝诗人陈子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