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南方风土劳君问

诗句
南方风土劳君问
拼音
 nán fāng fēng tǔ láo jūn wèn
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
去声十三问
上一句
江城卧听捣衣时
下一句
贾谊长沙岂不知

「南方风土劳君问」出自:《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时经刘展平后)》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空庭客至逢摇落,
旧邑人稀经乱离。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南方风土劳君问」作者: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

「南方风土劳君问」辞典释义

◎ 南方的意思

⒈  南面,南边。表示方位。

《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高亨 注:“《説卦》又以八卦配八方,离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
《仪礼·觐礼》:“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
《山海经·海外北经》:“臺在其东,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⒉  泛指南部地区,指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大城 城父,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后汉书·杨终传》:“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
《新五代史·杂传·安从进》:“自 范延光 反 鄴,从进 已畜异志,恃 江 为险,招集亡命,益置军兵。南方贡输道出 襄阳 者,多擅留之。”
陶成章 《浙案记略》:“凡属 长江 以南,俱属南部,称曰南方。”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三:“那南方人的 北京 腔,又柔和,又跃动。”

◎ 风土的意思

⒈  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

《国语·周语上》:“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廩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
韦昭 注:“风土,以音律省风土,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宋 梅尧臣 《九月见梅花》诗:“江 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元 王祯 《农书》卷八:“盖风土所宜,其实大而味甘,非他种可比。”

⒉  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后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唐 刘长卿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诗:“南方风土劳君问, 贾谊 长沙 岂不知。”
金 元好问 《商正叔<陇山行役图>》诗之一:“陇坂 经行十过春,也随风土变真淳。”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畧相同。”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从此渐渐的不见东方的陆地了,再到海的尽头,再见陆地时,人情风土都不同了,为之怅然。”

⒊  被风吹起的尘土。 唐 李商隐 有《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全饼麴﹞可三日晒,然后细剉,布帊,盛高屋厨上,晒经一日,莫使风土秽污。”

◎ 劳的意思

【子集下 • 力】劳·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10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音牢。【說文】劇也。从力,熒省。用力者勞。【爾雅·釋詁】勞,勤也。【易·兌卦】悅以先民,民志其勞。【史記·文帝本紀】朕親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
事功曰勞。【禮·儒行】先勞而後祿。【註】猶事也。
憂也。【曹丕·與吳質書】未足解其勞結。【註】謂憂心之結。
姓。【廣韻】後漢有琅邪勞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牢去聲。【廣韻】勞,慰也。【禮·曲禮】君勞之,則拜。【韻會】勞者,敘其勤以答也。

◎ 君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君·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 问的意思

【丑集上 • 口】问·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总述:诗句南方风土劳君问出自《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时经刘展平后)》。作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