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红额少年遮道拜
- 拼音
- hóng é shào nián zhē dào bài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十卦
- 上一句
- 路指岷峨隔暮云
- 下一句
- 殷勤认得旧将军
「红额少年遮道拜」出自:《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红额少年遮道拜」作者: 高骈
「红额少年遮道拜」辞典释义
◎ 红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红·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3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又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又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又【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又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额的意思
【戌集下 • 頁】额·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9
◎ 少年的意思
⒈ 不几年。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⒉ 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引《韩非子·内储说上》:“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⒊ 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引谢觉哉 《观花小记》:“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
《<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⒋ 年轻,年轻时。
引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遮道的意思
⒈ 犹拦路。
引《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 陈 …… 陈王 出,遮道而呼 涉。”
《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詆,恐取辱於 卢江 ;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
唐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 拜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拜·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博怪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怪切,擺去聲。字重文。【說文】楊雄說,拜,从兩手下也。【禮·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疏】拜者,是服順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註】稽首,頭至地也。頓首,頭叩地也。空首,頭至手,所謂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顙。凶拜,稽顙而后拜。奇讀爲奇偶之奇,謂一拜也。褒讀爲報,再拜是也。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振動,戰栗變動之拜也。【詩詁】一,稽首,謂下首至地稽留乃起。二,頓首,謂下手置首於地卽起。三,空首,謂下手首不至地。四,振動,謂恐悚迫蹙而下手。五,吉拜,謂雍容而下手。七,奇拜,謂禮不再拜也。八,褒拜,謂答拜也。九,肅拜,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如今婦人拜也。
又膜拜,舉兩手伏地而拜也。【天子傳】膜拜而受。又【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註】謂磬折,頭與腰平。又朝廷授官曰拜。【史記·淮隂侯傳】至拜大將,乃信也。【後漢·左雄傳】拜除如流,缺動百數。又草名。【爾雅·釋草】拜蔏藋。【註】疑卽商陸。本作。【六書正譌】又作。
总述:诗句红额少年遮道拜出自《赴西川途经虢县作》。作者是唐朝诗人高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