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大旗五丈撞双镮

诗句
大旗五丈撞双镮
拼音
 dà qí wǔ zhàng zhuàng shuāng huán
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五删
上一句
铁枢铁楗重束关
下一句
汉王今日颁秦印

「大旗五丈撞双镮」出自:《公莫舞歌》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
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
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汉王今日颁秦印,
绝膑刳肠臣不论。

「大旗五丈撞双镮」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年少失意,心情…

「大旗五丈撞双镮」辞典释义

◎ 大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大·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 旗的意思

【卯集下 • 方】旗·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
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旗,讀爲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韻補】叶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乗輚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按《說文》旗从㫃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也。旂从㫃,斤聲,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分旗,旂爲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爲一也。

◎ 五丈的意思

⒈  见“五丈原”。

◎ 撞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撞·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幢。【說文】丮擣也。【廣韻】突也。
擊也。【禮·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戰國策】迫則杖戟相撞。【註】手擣也。【前漢·樊噲傳】持盾直撞入立帳下。【註】謂以盾撞擊人。【韓愈詩】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唐韻】直降切【集韻】【韻會】丈降切,幢去聲。義同。【魏志·杜襲傳】萬石之鍾,不以莛撞起音。

◎ 双的意思

【子集下 • 又】双·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韻會】雙,俗作双,非。
(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䉶。【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叶所終反。【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 镮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镮·康熙筆画:21·部外筆画:13

【廣韻】戸關切【集韻】【正韻】胡關切,音還。【廣韻】指鐶。【集韻】金鐶。【正字通】凡圜郭有孔,可貫繫者謂之鐶。【揚子·太經】錘以玉鐶。
【集韻】隨戀切,音㳬。車鐶也。本作鋗。

总述:诗句大旗五丈撞双镮出自《公莫舞歌》。作者是唐朝诗人李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