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乔木竟谁过
- 拼音
- qiáo mù jìng shuí guò
- 平仄
- 平仄仄平仄
- 韵脚
- 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
- 上一句
- 古人已不见
- 下一句
- 寂寞首阳山
「乔木竟谁过」出自:《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乔木竟谁过」作者: 李颀
「乔木竟谁过」辞典释义
◎ 乔木的意思
⒈ 高大的树木。
引《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唐 张乔 《题友人林斋》诗:“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影子》:“我手栽的那株大山朴,怕已经长成乔木了。”⒉ 后因以“乔木”为形容故国或故里的典实。
引《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赵岐 注:“所谓是旧国也者,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乃为旧国可法则也。”
《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李善 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明 高攀龙 《鸣阳伯兄六十序》:“乔木之门,百世不易姓可矣。”
清 曹寅 《读葛庄诗有感》诗:“故家乔木今谁在,永日残碁局更新。”⒊ 植株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
◎ 竟的意思
【午集下 • 立】竟·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廣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
又【說文】樂曲盡爲竟。又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又姓。出【何氏姓苑】。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曾禮註:字彙附於去聲,非。又【韻補】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圖讚】有人爰處,員丘之上。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谁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谁·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又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又【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又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又【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过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过·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又卦名。易大過,小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又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总述:诗句乔木竟谁过出自《登首阳山谒夷齐庙》。作者是唐朝诗人李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