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一气不可兼

诗句
一气不可兼
拼音
 yī qì bù kě jiān
平仄
仄仄仄仄平
韵脚
下平十四盐、去声二十九艳
上一句
四时各平分
下一句
隆寒夺春序

「一气不可兼」出自:《苦寒》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燖.
鸾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其馀蠢动俦,俱死谁恩嫌。
伊我称最灵,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
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岂徒兰蕙荣,施及艾与蒹。
日萼行铄铄,风条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

「一气不可兼」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一气不可兼」辞典释义

◎ 一气的意思

⒈  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

《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
明 王廷相 《答何粹夫》二:“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之中即有阴阳。”
清 姚鼐 《于子颖扬州使院见禹卿》诗:“阴阳有开闔,一气无迁代。”

⒉  指空气。

晋 方庆 《风过箫赋》:“风之过兮,一气之作。”

⒊  指呼吸一次。

《晋书·许迈传》:“常服气,一气千餘息。”

⒋  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

《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杜预 注:“须气以动。”
陆德明 释文:“一气, 杜 解以为人气也。 服 云,歌气也。”
孔颖达 疏:“人作诸乐,皆须气以动,则与 服 不异。”

⒌  指一个节气。

汉 张衡 《浑仪》:“各分赤道黄道为二十四气,一气相去十五度十六分之七,每一气者,黄道进退一度焉。”
唐 韩愈 《苦寒》诗:“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

⒍  声气相通;一伙。

汉 王充 《论衡·变虚》:“人君有善行﹝善言﹞,善行动於心,善言出於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
唐 崔国辅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诗:“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红楼梦》第六五回:“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好事。”
鲁迅 《呐喊·故乡》:“我想,我竟与 闰土 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⒎  一口气;接连不断。

《宣和遗事》前集:“有僧人带来行童见师囚了,一气走至 汴河 岸上。”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 即取大巵过手,一气吃了三巡。”
老舍 《骆驼祥子》四:“这个恶梦使他老了许多,好象他忽然的一气增多了好几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一气接到的这十来封信几乎全是 余永泽 一个人写来的。”

⒏  犹一片。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唐 白居易 《春游二林寺》诗:“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嵐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⒐  一阵。

毛泽东 《驳“舆论一律”》:“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
老舍 《茶馆》第三幕:“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干一气活,吸一阵水烟。”

◎ 不可的意思

⒈  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

⒉  不答应;不准许。

《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晋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唁公不得入於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
《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 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⒊  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

⒋  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⒌  犹不堪。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去年重阳不可説,南城夜半千謳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⒍  指缺点、过错。

宋 王安石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⒎  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

◎ 兼的意思

【子集下 • 八】兼·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总述:诗句一气不可兼出自《苦寒》。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