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本来形貌羸

诗句
本来形貌羸
拼音
 běn lái xíng mào léi
平仄
仄平平仄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况我今四十
下一句
书魔昏两眼

「本来形貌羸」出自:《白发》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书魔昏两眼,酒病沉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本来形貌羸」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

「本来形貌羸」辞典释义

◎ 本来的意思

⒈  原来,向来。

三国 魏 曹操 《选举令》:“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唐 白居易 《白发》诗:“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宋 陆游 《题梁山军瑞丰亭》诗:“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杨朔 《京城漫记》:“这地方在 北京 南城角,本来是京城有名的风景区。”

⒉  指人本有的心性。

《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⒊  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 形貌的意思

⒈  外形、容貌。

《墨子·大取》:“诸以形貌命者,若山丘室庙者皆是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具説形貌服饰,令浹旬求之。”

⒉  风度,风格。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

⒊  指表现形式。

谢觉哉 《实际与原则》:“体现于实际的原则,也许比书本上的口头上的改变了某些形貌。”

◎ 羸的意思

【未集中 • 羊】羸·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3

【廣韻】力爲切【集韻】【韻會】倫爲切,音。【說文】瘦也。【註】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从羊。
【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疏】羸,拘纍纏繞也。
【易·井卦】羸其瓶凶。【疏】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集韻】靈年切,音蓮。羸,縣名,在交趾。或作。

总述:诗句本来形貌羸出自《白发》。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