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翻身舞锦筵
- 拼音
- fān shēn wǔ jǐn yán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韵脚
- 下平一先
- 上一句
- 举手整花钿
- 下一句
- 马围行处匝
「翻身舞锦筵」出自:《咏谈容娘》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翻身舞锦筵」作者: 北朝乐府
「翻身舞锦筵」辞典释义
◎ 翻身的意思
⒈ 反身;转身。
引唐 杜甫 《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身。”
明 刘基 《采莲歌》:“放下荷花深深拜,翻身忙整翠花鈿。”
《三侠五义》第十四回:“四爷一翻身,急将他按住。”
陈同生 《不倒的红旗·猛将吴焜》:“他时常睡到拂晓之前,翻身下床,动作迅速地走出屋去。”⒉ 指纵身。
引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王安石 ﹞又尝见 郑毅夫 《梦仙诗》曰:‘授我碧简书,奇篆蟠丹砂。读之不可识,翻身凌紫霞。’”
⒊ 比喻从困苦或受压迫的情况下解脱出来。
引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虎着痛箭难舒爪,鱼遭密网怎翻身!”
朱德 《六连岭》诗:“二十餘年游击战, 海南 羣众庆翻身。”
柳亚子 《拟民谣》:“人民受苦三千年,今日翻身乐无穷。”
徐迟 《牡丹》七:“她要变人,要翻身!她要粉碎那精神的枷锁,彻底地从那奴隶生活中解放出来。”⒋ 比喻买卖上的轮回,周转。
引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因为他父亲的原故, 日本 人很帮他的忙;听说介绍过一次军火,贩过一次烟土,包过一次赌,几个翻身,他便抖起来了。”
◎ 舞的意思
【未集下 • 舛】舞·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又姓。◎ 锦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锦·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飮切,音。【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
又【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又【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薦,三也。奏子爲職官,四也。乗馬許行馳道,五也。馬鞍上施紫絲座,六也。馬前執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殿上,八也。許上遺表,九也。國史立傳,十也。又姓。漢郞中令錦被。又貝錦,蟲名。【詩·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貝錦。【註】水中介蟲,文似錦。又水名。【前漢·司馬相如傳】漢宮有水錦,水有鴛。又【廣輿記】成都府城南有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鮮麗,其地曰錦里,其城曰錦官城。◎ 筵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筵·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竹席也。【周禮·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註】筵亦席也。鋪陳曰筵,藉之曰席。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釋名】筵,衍也。舒而平之,衍衍然也。【詩·小雅】賔之初筵。【箋】筵,席也。【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
总述:诗句翻身舞锦筵出自《咏谈容娘》。作者是唐朝诗人常非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