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丹地投云藻

诗句
丹地投云藻
拼音
 dān dì tóu yún zǎo
平仄
平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十九皓
上一句
紫微降天仙
下一句
上言华顶事

「丹地投云藻」出自:《同工部李侍郎適访司马子微》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上言华顶事,中问长生道。
华顶居最高,大壑朝阳早。长生术何妙,童颜后天老。
清晨朝凤京,静夜思鸿宝。凭崖饮蕙气,过涧摘灵草。
人非冢已荒,海变田应燥。昔尝游此郡,三霜弄溟岛。
绪言霞上开,机事尘外扫。顷来迫世务,清旷未云保。
崎岖待漏恩,怵惕司言造。轩皇重斋拜,汉武爱祈祷。
顺风怀崆峒,承露在丰镐。泠然委轻驭,复得散幽抱。
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闻有参同契,何时一探讨。

「丹地投云藻」作者:

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他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他们的诗作大都是歌舞升平的应制诗。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完善了律诗形式…

「丹地投云藻」辞典释义

◎ 丹地的意思

⒈  染红地面。

《晋书·王敦传》:“汉武 雄略,亦惑 江充 谗佞邪説,至乃父子相屠,流血丹地。”

⒉  古代帝王宫殿中涂饰着红色的地面,因用以指朝廷。

南朝 梁 简文帝 《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新唐书·李纲传》:“位五品,趋丹地。”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造膝依丹地,承恩上赤墀。”

◎ 投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投·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廣韻】棄也。【禮·曲禮】無投與狗骨。【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贈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增韻】納也。【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註】舉徙之詞也。
適也,託也。【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掩也。【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與逗同。止也。
物相逗合也。【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字林】重醞也。【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 云的意思

【子集上 • 二】云·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 藻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藻·康熙筆画:22·部外筆画:16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干祿字書】俗作。

总述:诗句丹地投云藻出自《同工部李侍郎適访司马子微》。作者是唐朝诗人沈佺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