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官拙自悲头白尽

诗句
官拙自悲头白尽
拼音
 guān zhuō zì bēi tóu bái jǐn
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一轸
上一句
薄暮垂鞭信马归
下一句
不如岩下偃荆扉

「官拙自悲头白尽」出自:《西掖省即事》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官拙自悲头白尽」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官拙自悲头白尽」辞典释义

◎ 官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官·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增韻】職也,使也,公也。【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朝廷治事處曰官。【禮·玉藻】在官不俟屨。【註】趨君命也。【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事也。【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姓。
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 拙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拙·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䂐【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梲。讀若專入聲。【說文】不巧也。【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
【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

◎ 自的意思

【未集下 • 自】自·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 悲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悲·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 头的意思

【戌集下 • 頁】头·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 白的意思

【午集中 • 白】白·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法志】罪人爲白粲。【註】坐擇米使正白,三歲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总述:诗句官拙自悲头白尽出自《西掖省即事》。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