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他日相思处

诗句
他日相思处
拼音
 tā rì xiāng sī chù
平仄
平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上一句
人脱薜萝衣
下一句
天边望少微

「他日相思处」出自:《送骆征君》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他日相思处」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他日相思处」辞典释义

◎ 他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他·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玉篇】誰也。
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集韻】唐佐切,同䭾。亦畜負物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 相思的意思

⒈  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 苏武 《留别妻》诗:“生当復来归,死当长相思。”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日行》:“两相思,两不知。”
宋 刘过 《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客里归韉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三:“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

⒉  指相思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箇专治相思的圣惠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他若来讨,我只説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约他来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

⒊  树名。又名红豆树。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

⒋  果名。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 处的意思

【申集中 • 虍】处·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总述:诗句他日相思处出自《送骆征君》。作者是唐朝诗人陈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