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分洲叫断鸿

诗句
分洲叫断鸿
拼音
 fēn zhōu jiào duàn hóng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上平一东
上一句
背枥嘶班马
下一句
别后青山外

「分洲叫断鸿」出自:《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函谷双崤右,伊川二陕东。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
朋席馀欢尽,文房旧侣空。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
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别后青山外,相望白云中。

「分洲叫断鸿」作者: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

「分洲叫断鸿」辞典释义

◎ 分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分·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 洲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洲·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廣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渚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
【釋名】聚也。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詩·周南】在河之洲
靈洲,漢縣名,屬北地郡。
【韻補】叶專於切,音朱。【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緹帷彌津,丹帳覆洲。【說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

◎ 叫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叫·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唐韻】【正韻】吉弔切【集韻】【韻會】古弔切,音訆。【說文】嘑也。【詩·小雅】或不知叫號。【釋文】叫本又作嘂。
叫叫,遠聲也。【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色叫。【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
【集韻】【韻會】古幼切,音救。【集韻】聲也。【莊子·齊物論】叫者譹者,郭象讀。【前漢·昌邑王傳】遂叫然號曰。【玉篇】同噭。【集韻】或作嘄。俗作呌,非。

◎ 断鸿的意思

⒈  失群的孤雁。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背櫪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瓦缶冰花》:“次日又成寒林满缶,水村、竹屋,断鸿翘鷺,宛如图画远近景者。”
清 曹寅 《禁中见月感赋》:“香凝画省眠饥凤,梦隔寒云数断鸿。”

⒉  比喻零散的诗篇。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十七:“笠云 诗学 黄双井,老骨秋筋絶可怜。一集梁园 秋草 后,断鸿零雁仗谁传。”

总述:诗句分洲叫断鸿出自《送光禄刘主簿之洛》。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