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渔人抛得钓筒尽

诗句
渔人抛得钓筒尽
拼音
 yú rén pāo dé diào tǒng jǐn
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
上声十一轸
上一句
满楼明月碎琅玕
下一句
却放轻舟下急滩

「渔人抛得钓筒尽」出自:《溪夜》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渔人抛得钓筒尽」作者: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

「渔人抛得钓筒尽」辞典释义

◎ 渔人的意思

⒈  以捕鱼为业的人。

《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唐 司空曙 《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
《水浒传》第一一三回:“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

⒉  古掌渔之官。

《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鼉,登龟,取黿。”
高诱 注:“渔人,掌渔官。”

◎ 抛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抛·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音脬。【說文】棄也。【廣韻】擲也。
【唐韻】匹貌切【集韻】【韻會】【正韻】披敎切,音砲。義同。
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後漢·袁紹傳】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呼曰霹靂車。【註】卽今拋車也。【唐書·高麗傳】李勣列拋車飛大石,所當輒潰。【集韻】別作。
【說文】或从手票聲。通用摽。詳摽字註。
【集韻】【韻會】【正韻】或作抱。詳抱字註。

◎ 得的意思

【寅集下 • 彳】得·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 钓筒的意思

⒈  插在水里捕鱼的竹器。

唐 崔道融 《溪夜》诗:“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清 曹寅 《横林逆风口号》:“破晓 吴 波转清脆,钓筒收得小鱼儿。”

◎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总述:诗句渔人抛得钓筒尽出自《溪夜》。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道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