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城郭休过识者稀
- 拼音
- chéng guō xiū guò shí zhě xī
- 平仄
- 平仄平仄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五微
- 上一句
- 一树冬青人未归
- 下一句
- 哀猿啼处有柴扉
「城郭休过识者稀」出自:《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城郭休过识者稀」作者: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辞典释义
◎ 城郭的意思
⒈ 亦作“城廓”。
⒉ 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引《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於是日满。”
孔晁 注:“廓与郭同。”
《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孔颖达 疏:“城,内城;郭,外城也。”
唐 杜甫 《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⒊ 泛指城市。
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 宜昌 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 休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休·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又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又致仕曰休。又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又【爾雅·釋木】休,無實李。【註】一名趙李。又蚤休,藥名。又姓。又休休,人名。見【五代史】。又【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又同咻。【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聲。又叶虚嬌切,音囂。【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又叶匈于切,音虛。【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过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过·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又卦名。易大過,小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又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识者的意思
⒈ 有见识的人。
引《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识者,谓有识之人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稀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稀·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
又姓。見【姓苑】【集韻】通作希。
总述:诗句城郭休过识者稀出自《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