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碧瓦朱甍照城郭

诗句
碧瓦朱甍照城郭
拼音
 bì wǎ zhū méng zhào chéng guō
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
入声十药
上一句
孤城西北起高楼
下一句
楼下长江百丈清

「碧瓦朱甍照城郭」出自:《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
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碧瓦朱甍照城郭」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碧瓦朱甍照城郭」辞典释义

◎ 碧瓦的意思

⒈  青绿色的琉璃瓦。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宋 梅尧臣 《寄题滁州丰乐亭》诗:“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画栋朱栏照城郭,丹楼碧瓦缨虹霓。”

◎ 朱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朱·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音珠。【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朱赤,深纁也。【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朱儒,短小之稱。【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姓。【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望出吳郡。
【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 甍的意思

【午集上 • 瓦】甍·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1

【唐韻】莫耕切【集韻】謨耕切【正韻】眉庚切,音萌。【說文】屋棟也。从瓦,夢省聲。【徐鍇曰】所以承瓦,故从瓦。【左傳·襄二十八年】猶援廟桷動於甍。【註】甍,屋棟。【晉語】譬之如室,旣鎭其甍矣。註:棟也。【張衡·西京賦】鳳騫翥於甍標。【註】甍,棟也。標末也。
【釋名】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覆蒙屋也。
【集韻】母亙切,音懜。棟也。
【集韻】忙成切,音明。義同。【類篇】或作。

◎ 照的意思

【巳集中 • 火】照·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 城郭的意思

⒈  亦作“城廓”。

⒉  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於是日满。”
孔晁 注:“廓与郭同。”
《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孔颖达 疏:“城,内城;郭,外城也。”
唐 杜甫 《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

⒊  泛指城市。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 宜昌 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

总述:诗句碧瓦朱甍照城郭出自《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