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返室亦熙熙
- 拼音
- fǎn shì yì xī xī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四支
- 上一句
- 出门无所忧
- 下一句
- 今者掩筠扉
「返室亦熙熙」出自:《往富平伤怀》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返室亦熙熙」作者: 韦应物
「返室亦熙熙」辞典释义
◎ 返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返·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4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音反。【說文】還也。【玉篇】復也。【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註】謂還歸之也。
又【伍被傳】往者不返。【註】言不復來也。又叶補臠切,音扁。【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又叶孚絢切,翻去聲。【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韻會】通作反。◎ 室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室·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失。【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又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又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又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又山名。【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又壙穴。【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又姓。【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集韻】居也。【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又叶書藥切,音爍。【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熙熙的意思
⒈ 和乐貌。
引《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汉书·礼乐志》:“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唯春之祺。”
颜师古 注:“熙熙,和乐貌也。”
唐 韦应物 《往富平伤怀》诗:“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官商以有易无,以私济公,乃民熙熙,不知苦难。”⒉ 平易貌。
引《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寧(管寧 )名行高洁,人望之者,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和易。”
⒊ 广大貌。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 文王 之德乎?’”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熙熙,即广也……谓其广熙熙然也。‘广哉熙熙’,犹言远哉遥遥。”
唐 卢纶 《秋幕中夜独坐》诗:“熙熙造化功,穆穆 唐尧 年。”
元 陈文增 《春日田园杂兴》诗:“熙熙垄亩扇和风,簇簇人烟野意浓。”⒋ 繁盛貌。
引《逸周书·太子晋》:“万物熙熙,非 舜 而谁能?”
孔晁 注:“熙熙,和盛。”
《史记·日者列传》:“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宋 王禹偁 《尺蠖赋》:“春日迟迟,品汇熙熙。”
元 汤式 《一枝花·同前意》套曲:“咫尺间,九重内,唤得春来草木知,万物熙熙。”⒌ 纷杂貌。参见“熙熙攘攘”。
引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细民无轻去其乡之心,适乐土者熙熙而来。”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街上行人熙熙的来往。”⒍ 象声词。
引《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总述:诗句返室亦熙熙出自《往富平伤怀》。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应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