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独上江楼思渺然
- 拼音
- dú shàng jiāng lóu sī miǎo rán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平
- 韵脚
- 下平一先
- 下一句
- 月光如水水如天
「独上江楼思渺然」的意思,全诗译文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独上江楼思渺然」出自:《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独上江楼思渺然」作者: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辞典释义
◎ 独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独·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又獨,獸名。詳前字註。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又【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又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上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江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江·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又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又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又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又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又【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又名江魚爲公魚。◎ 楼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楼·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又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又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又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又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又【爾雅·釋詁】樓,聚也。又【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又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又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又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思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思·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又【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渺然的意思
⒈ 广远貌。
引唐 刘长卿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诗:“万里 闽 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余为守时,復以还旧,稍益开浚,渺然真有江湖之趣。”
明 文徵明 《沧浪池上》诗:“渺然诗思江湖近,更欲相携上野航。”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 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⒉ 微小貌;藐小貌。
引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渺然陋器,虽不能胜多士之喧言;卓尔大贤,自足以破众人之浮议。”
明 方孝孺 《龟岩隐居记》:“朝歛夕舒,春荣秋顇者,云霞草木也;而渺然居处乎其间者曰人耳。”
清 袁枚 《新齐谐·锺孝廉》:“但见汪洋大水无边无岸,一身渺然,飘浮于菜叶之上。”⒊ 因久远而形影模糊以至消失。
引唐 杨凌 《送客往睦州》诗:“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锡九 哀迫中,尚望妻归,久而渺然,悲愤益切。”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他们炫耀一时的宫殿楼台,以前峥嵘在山陵地带,今天不是渺然无存了吗?”
总述: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出自《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作者是唐朝诗人赵嘏。